
孩子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
每一个孩子都有我们的自尊心,成人应该尊重他们,依据他们的身心特征进行教育。那种老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与讽刺、挖苦、辱骂和体罚,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们有时会感觉孩子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一会儿说应该注意这个,一会儿说应该注意那个,唠叨个没完没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逆反心理的容易见到缘由
那样,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是什么原因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3岁左右的孩子好奇心非常强,求知欲也非常旺盛,什么东西都想要亲自去摸摸、碰碰。但,如此常常会惹恼成人。有的成人会轻轻地限制孩子的行动,有的则会训斥甚至体罚孩子。如此简单地对待孩子,必然会致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2. 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虽然孩子年龄非常小,但他们也有自尊心,成人应该尊重他们,依据他们的身心特征来进行教育。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与讽刺、挖苦、辱骂和体罚,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 遇到事情唠叨不休
有的父母一直感觉孩子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一会儿说应该注意这个,一会儿说应该注意那个。唠叨个没完没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4. 忽略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强行“定向”
有的父母很期望孩子可以获得好成绩,他们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譬如规定孩子天天需要读不少单词,练几个小时的乐器,不然就会遭到惩罚。如此的做法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5. 缺少感情交流
父母缺少与孩子常常的感情交流,缺少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法对待父母。
总的来讲,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是由于成人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和对待方法存在问题。成人应该重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唠叨不休而忽略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另外,父母们要与孩子维持好的感情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爱。